导航菜单

夏天 是肥宅快乐水加欢乐沙雕剧的主场

导读 夏天,是肥宅快乐水加欢乐沙雕剧的主场。尤其是在年中焦虑阶段,想想上半年欠的债要攒到下半年一起还,能不哇的一声哭出来?但哭出来也无济
2019-07-11 14:42:17

夏天,是肥宅快乐水加欢乐沙雕剧的主场。

尤其是在年中焦虑阶段,想想上半年欠的债要攒到下半年一起还,能不哇的一声哭出来?

但哭出来也无济于事,时针和分针依然会拍拍裤子不留情面地走掉。

悲伤社畜们还是得一个人坐在工位前、窝在沙发上,打开一瓶肥宅快乐水,点进一部欢乐沙雕剧,开启自愈疗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能迅速治愈当代年轻人悲伤脸的特效药:沙雕剧。(好吧,一本正经地聊沙雕剧也是很搞笑了。)

01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沙雕剧?

根据「梗百科流行语」解释,所谓沙雕剧就是搞笑剧的意思,是指网络上那些特别白痴又好笑的电视剧。这一类剧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是排遣生活压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瞧见没有,官方盖戳,可以排遣生活压力)

日本作为沙雕剧输出大国,每一年都在认真搞笑。去年《我是大哥大》封神,今年,《后街女孩》又「笑到头掉」。

两部剧都是漫改剧,《我是大哥大》讲述了80年代昭和不良少年的校园爆笑故事,《后街女孩》展现的是三个黑道小混混去泰国变性成为美少女偶像组合的故事。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后街女孩》与微博上最近热议的狗血泰剧《吹落的树叶》可并称是2019上半年沙雕剧之最。后者逢更新便登陆微博热搜榜,群众基础广泛。

虽然,2019年上半年的电视剧大多都很沙雕,但是在搜索引擎输入「沙雕剧」一词,蹦出来最多的词条还是去年十月份开播的日本校园剧《我是大哥大》。

在微博实时搜索「沙雕剧」,最常提到的剧集也是这部剧。

光看主演名单,贺来贤人、伊藤健太郎以及桥本环奈、小栗旬,似乎是一部高颜值漫改剧。事实上,相比高颜值,这部剧显然往「颜艺」的路上一去不返。

也能理解,毕竟导演与编剧都是福田雄一。相比传统日剧一贯连台词截图都显得很有「人生哲理」,福田雄一的剧反其道而行之,要让所有人毫无顾忌地「哈哈哈哈哈」。

江湖传言,日式沙雕剧千千万,福田雄一占一半。这个老头一出手,所有装酷耍帅满脸忧郁的帅哥与文艺安静眉目姣好的少女都要预定表情包。

作为典型的福田式漫改,《我是大哥大》,用80年代的暴走族,各种段子加上昭和不良画风呈现一派沙雕气息。最终凭借出色的沙雕能力,刷新了近几年沙雕剧在豆瓣的最高评分。

翻看福田雄一的作品,沙雕一词贯穿始终。从入圈第一部作品《三位年轻人》,到前几年的《33分钟侦探》《勇者义彦和魔王之城》,以及近几年的《银魂》《我是大哥大》,每一部剧都在尽力让观众噗嗤一声笑出来并表示「这是什么鬼啊?」

02

不过,福田式的漫改剧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沙雕剧。

在沙雕剧届,除了福田雄一式的「哈哈剧」,还有各种类型和多种角度。

比如,诞生自1988年的轻量喜剧《中国电视史》被称作是沙雕剧界的吐槽始祖。

自从2014在微博翻红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血洗B站剧评榜,时下所有热播剧集都能用中国电视史的方式打开。

作为台湾综艺节目里的一个搞笑单元,每集时长不到8分钟,但凭借出色的吐槽和造梗能力,这部单元短剧在豆瓣斩获9.5分。

豆瓣9.5意味着什么?搁现在至少是喜提各大影评号头条的水平。

《中国电视史》作为一部20多年前的古早单元剧,这成绩吊打一众大制作了,当然,连内容也能吊打。

这部剧主要是吐槽电视剧中的各种套路、梗。拿第一集来说,吐槽的就是「打耳光」,将电视剧中拍摄打耳光情节的各种套路一一复现,再配合王伟忠的OS,搞笑力爆表。

至今,其嘲讽力max的制作方式都仍然在影响着B站众多剧评UP主以及微博博主。

近一段时间,在B站搜索「中国电视史」,能看到「中国电视史·陈情令、中国电视史·大宋少年志……」,但凡是大火的偶像、剧集、综艺都能以中国电视史的方式打开。

表面上来看,这是充满吐槽能力的单元剧,但实际上,这是一部兼具科普功能与娱乐作用的沙雕剧。其通过戏谑的方式点出了当代电视剧多年来的弊病。在屏幕之外,除了哈哈哈,也影射了电视行业的沉疴。

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但在蜜汁画质与竖列繁体字里依然能看到制作人闪光的洞见与鞭辟入里的反思。

这一类沙雕剧并不多见,《中国电视史》算是沙雕届一股充满学术气息的清流。

03

当然,沙雕剧除了日常哈哈哈哈和神吐槽外,偶尔也会动真感情。

这是周星驰最会玩的梗,近两年的网络自制沙雕剧有少数带有这个气质。

周式喜剧最为人乐道的一点就是无厘头。

无厘头,广东佛山地区方言,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

但在周星驰的喜剧中,无厘头并不是无中心的,无意义的。剧中角色大多是行为上的无厘头,精神上的敏感派。在看似没有逻辑的行为下,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用星迷的话说,在戏谑、调侃背后,是成人世界的悲伤童话。

从1990年周星驰主演《一本漫画走天涯》开始,香港喜剧就正式进入「周星驰年代」。早年的《整蛊专家》《逃学威龙》等剧虽然极具沙雕气息,但立足点还是以纯粹的无厘头恶搞为主,换句话说,沙雕是沙雕了,但更像是个没有情感的沙雕机器。

到了1994年之后,周星驰的影片除了沙雕之外,多了一些能刺痛人情绪的东西。无厘头喜剧有了艺术化的表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和刘镇伟合作的《大话西游》。

在剧中,除了沙雕情节之外,还有着黑色幽默,除了荒诞笑料之外,还有着痴情无奈。这一时期虽然沙雕,却是走心的情绪流沙雕。

此后,诸如《食神》《喜剧之王》《千王之王2000》等,在看似淡漠冷静的态度下,大人物与小人物的悲喜被无限放大,得益者与失意者鲜明如楚河汉界。

插科打诨般的沙雕背后,是一出现实的社会故事。

04

而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一批轻量化的沙雕短剧也逐渐走入观众视野。

从早年的《万万没想到系列》《屌丝男士》,去年的《生活对我下手了》,以及今年的《动物管理局》等。

这些国产沙雕剧正在以各种各样的萌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观众。

纵观这些国产网络沙雕剧,有着很明显的制作套路,集数有限。笑点密集,紧跟时事,成本低廉。

最早引爆的《万万没想到》系列凭借夸张表演、反转剧情、快节奏剪辑一跃成为现象级作品。如今去看这部剧,既有着日式沙雕剧的无厘头和热血画风,也带有着法国超短情景喜剧《总而言之》的夸张跳跃节奏。

除此以外,还有这两年比较流行的,迎合手机端浏览习惯的竖屏迷你剧,如《生活对我下手了》《导演对我下手了》等。这些更轻量、灵活的短剧即有着早年《中国电视史》的气质,又融合了新技术,在短短几分钟内通过高密度信息输出,吸引观众。

在现有的信息世界里,各种消费文化、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但人际交往与生活被社交媒体切割,注意力支离破碎,电视剧们要么不断压缩自己的时长,要么就在「七分钟、前三集」上下功夫。

新兴的这一波沙雕短剧,无一不体现着碎片化的特征。

05

要了解沙雕剧的走红,也就要回到沙雕文化风靡的原因中去。

沙雕剧作为沙雕文化的一个分支,正在从一小群人的圈地自萌走向群体性的大众狂欢。

当代沙雕文化,相比于分类,更像是一个抽象描述。它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

之所以说沙雕文化亦正亦负是因为其充满「狂欢」气息,而狂欢特征的典型表现就是由下而上的无差别性。在群体狂欢下,人与人之间是无等级关系的,人们既可以一起「哈哈哈哈,笑到头掉」,也可以一起纯粹吐槽「这是什么神经病」。虽然语言粗鄙夸张,却消解了崇高,变得更亲昵。

但是,矛盾的一点也在此。狂欢虽然能消解崇高,颠覆阶层,但往往容易失控,所以,最终又不得不接受主流文化的审视、规训与收编。

早年快手上流行的一系列视频,直到如今都被视为是沙雕文化的一大代表,但是在发展中,诸如喊麦与社会摇,由于过于虚构集体身份认同,引起群体失控,最终逐渐被主流文化审判,归类,以至掩埋。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狂欢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相对性和两重性,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被拉伸的事物表象下,往往隐藏着不愿被看见的真实人性。

在日式沙雕剧《银魂》中,这种关于人性的表达分外鲜明。众所周知,《银魂》话题取材来自日本最受关注的社会事件,空知英秋虽然本着恶搞的态度在创作,但却展现了当代日本人真实的生活态度。

在《银魂》中 ,消遣与调侃的对象从偶像艺人到宅男宅女、电子游戏,甚至连其发售公司集英社旗下其他漫画家的作品都难逃吐槽。

当吐槽与抱怨累积起来,很容易给大众形成一种负面印象,《银魂》是不是在传达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这时候,银学家出来了,他一本正经地解读,相比较周星驰电影中小人物追求理想,《银魂》显然是在教导大家,梦想破灭后,要如何生活下去,并表示《银魂》并没有说「那你们不需要努力」。

结合日本社会的真实境况去看,《银魂》其实只是在表达一种对现实巨大荒诞性的消极反抗。

虽然从民间诙谐与欢快文化的视角切入,但《银魂》确实在对日本社会症候进行消解式的反思。这种反思可能会负负得正,在消极到极点的时候反弹出积极,但本质上还是绝望地思考。

在社会分工与生活压力下,沙雕式文化在吞食着当代年轻人的休闲空间。它看上去是在回避现实,其实也是在回避致郁,而吞食的是时间,也有坏情绪。

你不能否认,沙雕文化确实可以带来快乐。在低气压时,放假长蘑菇时,沙雕剧、沙雕文、沙雕图甚至是沙雕广播剧都能拿来「续命」,代价是时间。

大众对沙雕作品的欣赏正在体现出一种有别于精英文化的广场式欢乐。

当然,在这种欢乐里,笑是双重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